针织时装行业是大田县最早引入来料加工出口行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展繁荣时期全县共有大大小小100多家针织时装企业或家庭作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陷入低迷,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产品价格过低,许多企业或家庭作坊无法存活,只能倒闭关门。 面对困境,针织行业只能产业升级。2012年以来大田县少数实力雄厚的针织企业纷纷购置电脑机,以替代手工机械,节省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淘汰了多数手工机械为主的针织企业,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港资企业南湖针织企业陆续更新342台电脑横机,大面积设备改造更新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今年前3季度共出口814万美元,同比增长40.3%。劳动力虽然从原高峰时2000人回落到现仅800人,但产能大幅提升,现年产针织时装可达200万件。 产品定价话语权也由弱变强。过去100多家针织企业或家庭作坊针织时装加工费低廉,相互压价,恶性竞争,针织时装加工费没有定价话语权。经过产业重组,如今南湖针织、宏润针织更新了电脑横机,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定价话语权逐步增强。宏润针织来料加工工缴费更是由过去5%提高到现在的30%。 |
本网讯(记者:林起煌
通讯员:杨燕浜)大田县出口型针织时装行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景气全面复苏。今年1至10月,大田县两家大型针织时装企业出口1069万美元,占全县生产性出口企业的90%,成为大田县出口主力军,出口同比增长35.3%,出口型针织时装行业结构升级效应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