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文旅部办公厅印发 《关于公布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 牵头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福建省大田县文化馆正式入选 “春节——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子项目 ——龙舞(大田板灯龙)的保护单位 近年来 三明市文旅局、大田县文旅局和文化馆 精心准备申报工作 策划开展传承活动 通过层层把关、严格审核 龙舞(大田板灯龙)项目 于在2024年12月4日 随“春节”申遗成功 获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闻多一点 板灯龙在唐朝末年传入,兴盛发展于明清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8年1月24日大田县板灯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板灯龙龙头有3米高,需要先在一块木板上,用竹片、竹篾扎成龙头的形状,糊上彩纸,画上鳞纹,配上宛如铜铃的龙眼,然后在一张一翕的龙嘴上,缀上彩纸铰成的龙须。龙身由一节一节硬实的灯板连缀而成,每节灯板长约两米,两侧龙纸画上鳞纹或花草,而前方、后方的龙纸上则书写祈颂语。 舞龙队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或烟花迎接。当几条龙至开阔处相聚时,“穿龙”“跑龙”,上千节的龙疾走穿行,盘旋翻腾,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势,直至把迎龙活动推向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