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我们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大田融媒开设“烽火弦歌 · 大田记忆”专栏,一起重温抗战时期,在大田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夺取胜利的伟大壮举,展示大田儿女埋头苦干、奋斗出彩的精神风貌。 军民共抗敌,义举书华章 大田党组织积极发动学生和社会青年入伍抗日。苏炳荣、周赐通、周申步等农村青年,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自动入伍参加抗日,省抗敌后援会为他们颁发奖状,褒扬其“忠勇热诚,自动入伍,矢志杀敌,为国争光”。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从军热潮中,大田集美职校学生响应校主陈嘉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踊跃弃笔从戎。仅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之间,集美商业、农林、水产航海三所职校就有202名学生报名参加中国远征军,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前线,在枪林弹雨中书写青春的壮丽篇章。 大田党组织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筹募支前工作。通过义卖活动筹集资金,将所得款项缴省转汇军政部,慰劳前线战士。武陵乡百束村的林笏隆带头捐献巨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福建省政府授予他“同心协力抗击日寇”的牌匾。此外,将爱国志士蔡公时居住大田县时题壁诗进行印刷义卖,更是引起了轰动。《福建民报》先后发表了《大田各界热烈义卖》《义卖在大田》的文章,报道中提到:“义卖物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书法以蔡公时烈士遗墨最为珍贵,大中学生费尽心思临仿,将其列于义卖之中;妇女刺绣价金冠全场,总计献金达七八百元,对于穷乡之大田而言,实属难能可贵。”这些义卖活动,汇聚了大田人民的拳拳爱国之心,为抗战前线输送了坚实的物资支持。 大田集美职校师生全员加入大田“抗敌后援会”,举行了庄严的签名宣誓仪式。为适应战时需求,他们向政府当局借用枪支,配设军事教官,组织学生进行军训和实弹射击,时刻准备奔赴抗日前线。集美学子常年参加军事训练,每周开设两节军训课,每天清晨坚持八公里的越野跑。他们一手拿书,一手握枪,一边读书,一边军训,既学到了军事常识,又锻炼了强健体魄。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的郑贞文在视察大田期间,观看了集美联校的军事演习后,由衷赞叹道:“集美师生的战术动作规范、水平高,其军事素质胜过一般的部队,完全可以与正规军校媲美。”
集美联校和大田中学等校师生联合行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自编自演抗战戏剧,如《雷雨》《日出》《抗日好汉》等,不仅在城区演出,还背着道具,不辞辛劳地深入边远山乡,甚至步行数百里前往战时省城永安演出。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师生们高唱抗战歌曲;利用圩日上街宣传,下乡走村串户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组织精干小分队出板报、写标语、画漫画,印发宣传抗战英烈的事迹;大田集美职校还坚持“晨呼”活动,每天早操后,师生们身着制式校服,戴军帽、扎腰带、打绑腿,从学校操场出发,队列整齐地晨跑锻炼,同时声嘶力竭地呼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日寇,光复中华”等口号,长年累月地进行抗战宣传,为动员民众投入抗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陈嘉庚先生视察大田集美职校后,学生们深受触动,经讨论后郑重地向校方提出降低伙食标准,将节省出来的伙食费捐给政府购买飞机以抗击日寇。校长叶维奏对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大加赞赏,但因担心影响学生健康而婉拒。经过反复商讨,最终还是降低了伙食标准。大田集美职校师生的爱国义举,也影响到了集美学校安溪校区。1943年4月,两地集美师生共同筹集的捐款送往重庆,受到了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的电谕嘉奖。国民政府用这笔义款购买了三架战机,命名为“集美号”,让集美师生的爱国之情在蓝天之上翱翔,成为抗战时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陈嘉庚先生的大田之行,宛如一束明亮的火焰,为集美学子、为无数的大田青年拨亮了心中的明灯,为他们投身抗战、追求民主、向往光明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的精神,在大田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田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