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我们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大田融媒开设“烽火弦歌 · 大田记忆”专栏,一起重温抗战时期,在大田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夺取胜利的伟大壮举,展示大田儿女埋头苦干、奋斗出彩的精神风貌。 血战:青春铸忠魂,碧血染红旗 1944年,国民党 “大田特种会报” 带着刽子手的凶光扑来,叫嚣 “三个月斩尽大田共匪”。他们烧村庄、抓亲人,近百个革命家属被投入监狱,郑超然的大哥郑耀金在突围中中弹牺牲,父亲郑光森在狱中被酷刑折磨致死。敌人以为能吓倒革命者,却不知郑超然在葬礼上擦干眼泪,对战友说:“他们杀了我的亲人,更杀不掉我们的信仰!” 1945年9月,闽西北游击队突袭龙门保安队,却遭遇敌人重兵围剿。郑超然带着队员且战且退,回到王山时,弟弟郑耀满和老接头户冒着枪林弹雨送来米饭:“吃!吃饱了跟他们拼!” 队员们揣着带着体温的饭团,向永安西洋突围,可敌人像饿狼般紧追不舍。 9月28日拂晓,水孟曲山坳被团团围住。“投降吧,保你们不死!” 敌人的喊话在山谷里回荡。郑超然握紧枪,对战友说:“咱是共产党的兵,死也站着死!” 队伍分两路突围,林大蕃一组冲出了包围,郑超然一组却在小溪沟遭遇特务突袭。子弹击穿了他的大腿,鲜血瞬间染红了裤腿。 “快!你们冲出去!” 郑超然推开想扶他的林英才,枪口死死对准追来的敌人。“这样陡的沟,扶着我谁也走不了!” 他吼着扣动扳机,掩护战友撤退。当最后一声枪响落下,25岁的郑超然倒在血泊里,眼睛望着西洋的方向 ——那里,有他未竟的革命路,有他牵挂的百姓。
龙门战斗旧址 他牺牲后,王山村的百姓冒着风险把他的遗体埋在北山,坟头种了一棵松树。如今,那棵松树已长得参天挺拔,像他永远站立的身影。 郑超然的青春,是闽中革命的缩影:一个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一个家庭的热血;一个家庭的投身,凝聚了一个村庄的力量;一个村庄的坚守,托举起一个民族的希望。他用25年的生命证明:革命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普通人因信仰而凝聚,因理想而无畏。这种精神,穿越战火硝烟,在今天依然滚烫——那是 “为人民谋幸福” 的初心,是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担当,是每个中国人血脉里的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