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大田县的许多爱国青年参军上前线抗击日寇。2020年和2023年,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健在的抗战老兵,以及部分老兵后人,倾听他们讲述抗战经历。如今,当年采访过的抗战老兵都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故事仍在流传。 涂仁宾:在长汀当防空兵 大田县济阳乡上丰村村民涂仁宾1924年7月出生,1941年,他被摊派到了壮丁名额,17岁的少年在路上步行了7天6夜,自行前往长汀报到,当了防空兵,负责监视闯入福建的日本战机。 在几位受访者中,涂仁宾是最早参加抗日的老兵。
2023年8月,刚过完百岁寿宴的抗战老兵涂仁宾在地里采摘蔬菜。 “我到汀州在防空哨所待了3年多,每天监视日军飞机。” 涂仁宾介绍,防空哨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敌情观测记录、防空警戒。发现日本军机往海边飞行,挂绿色气球;奔内陆来的,挂一只红色气球;接近山城的,挂两只红色气球。 1942年1月15日(农历1941年十一月廿九),9架日本军机飞临长汀县城上空,对水东街一带的商店、民房,汀江中的船只进行狂轰滥炸。此次轰炸共炸死平民100余人、炸伤数十人,焚毁或倒塌的民房和商店达600余间,炸沉江中民船10余艘。 “刚去第一年,就遇到了日军飞机轰炸中南旅行社。” 涂仁宾回忆,长汀中南旅行社是高官往来集中地,目标显眼,有日本间谍提前引导日机轰炸。日军先飞来3架侦察机,不久又飞来3架重型轰炸机,呈品字形分布。最后,密密麻麻一大片。涂仁宾和两个战友在山头的防空洞里坚守。 抗日战争后期,涂仁宾调到南安防空大队,每天在哨所接打电话都讲家乡的闽南话。一年后,日本宣布投降,南安防空大队解散,他顺利回家。 2023年8月8日,老人在家里举办百岁(虚岁)生日寿宴后第3天接受了采访,当时身体健康,可下地干农活。2024年,他在家中病故。 郑恩榜:在东北战场起义参加解放军 郑恩榜是桃源镇前厝村村民,1925年9月出生,1944年入伍,先后随部队到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在东北战场起义参加解放军、抗美援朝复员回原籍务农,于2019年3月在家中病故。 郑恩榜19岁抽到了壮丁的名额,入伍后奔赴战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但台湾仍然驻有20余万日军。当年10月17日,国民革命军第70军军长陈颐鼎奉命率直属部队和国民政府官员,跨越海峡赴台担负受降任务,入伍才一年的郑恩榜随部队入台。官兵坐船分批登上基隆港,台湾民众十分兴奋,许多人带着干粮和铺盖,提前守候在码头迎接。运兵专列驶向台北时,沿途百姓人头攒动,万众欢呼。 在台湾期间,郑恩榜担负军事接收、遣返日军战俘、维持社会秩序等任务。战时物资匮乏,条件极其艰苦,中国军人穿着破烂,许多官兵脚上只穿草鞋。 郑恩榜所在部队在台湾驻留时间短暂。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他们从台湾调防回大陆。同年10月,他们在沈阳起义,部队全建制加入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郑恩榜从此成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 黄瑞象、黄长沐:被抓壮丁入伍 建设镇建爱村村民黄瑞象出生于1923年,2000年初去世。一墙之隔的邻居黄长沐出生于1919年,2021年去世。1945年1月,两人同时被抽中壮丁入伍,从保(村)里走到乡里,再步行到永安集合,赶上各自的部队。 2020年12月25日,黄瑞象的儿子黄长东在家里给笔者播放手机视频。黄瑞象在生前录制的视频里自述:部队到了江西于都,随后又去了莲花县,自己被分配在国民党军的54师炮兵连当炮手。那时候,日本军队已经败退,他挑着4发炮弹,总重约50公斤,一路尾随追赶日军。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抗战胜利。黄瑞象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到南昌休整,听说要去打共产党,许多人心里一百个不愿意。黄瑞象在回程往南昌方向走了3天,半夜里和4个战友相约一起逃跑,到连城休息了一天,补充干粮后继续赶往永安。 黄长沐的长媳介绍,黄长沐当兵时已经结婚,并生育有一男一女,最小的孩子3岁。黄长沐在台湾的处境艰苦,部队的任务成天砍伐木材。他和邻村二保(建忠村)的老乡在山上砍柴时成功脱逃后来,他给当地人打工,3个月后在一位好心的渔民帮助下,摇着小船把两人送回到大陆。1945年12月,黄长沐回到了家乡。 唐国章:投笔从戎抗日 唐国章出生于1925年,入伍前为大田县立初中(今大田一中)干事。1945年春季,当局动员知识青年投笔从戎抗战,在职人员可以留职,志愿从军者薪金原单位照发。他瞒着家人,报名当兵。
2020年7月,95岁的抗战老兵唐国章(左)在大田县的家中接受采访。 已经95岁高龄的老人讲述:上级分配给大田县知识青年从军入伍指标一个中队,细分为3个分队,大田初中占了一个分队,其余的是集美职校师生。唐国章在县立初中核准入伍后,到永安集合,然后经南平,到江西广丰的“青年军集训总队”驻地,路上担任第3分队代理分队长。 1945年8月15日,夜里部队吹哨紧急集合,上级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还没来得及上战场的官兵们非常激动,敲打脸盆、往空中扔帽子、互相拥抱、组织火把游行,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 部队在江西黎川驻训,原本准备奔赴抗日前线的青年军,开拔福州准备收台湾。上级要求官兵学讲闽南话,唐国章当了教员。后来,部队接到命令改变任务,北上浙江接受检阅。 1946年,唐国章任青年军陆军31军208师622团步兵一连二等兵。同年5月,他在湖州经过为期3个月的培训,领取了少尉军衔预备军官证书。6月,青年军解散,人员去留自选,唐国章到嘉兴中学读高中……1949年12月,唐国章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14军40师教导队,1955年复员回乡。2022年3月,老人去世,享年97岁。 文章发表于 2025年7月12日 《三明日报》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