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第十一届海峡茶会暨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吸引了两岸茶业界专家、茶企代表及文化学者等200余人,台胞120余人齐聚榕城,共话茶缘。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黄玲,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文权,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建华,福建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任君翔,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春松,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贵明,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绍文,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刘万年,大田县委书记吴茂生等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三明市人民政府、台湾茶叶学会联合主办,大田县人民政府、三明市农业农村局承办,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明市委台办、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三明市委、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台湾省茶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台湾南投县松岭斗茶协会、福州市大田商会协办。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致辞 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帅致辞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游文玉致辞 活动以“茶香两岸 同心共美”为主题,采用会场直播、短片介绍、媒体报道相结合,通过“茶香两岸美人茶”“三茶统筹谱华章”“fighting!大田后生仔”三个篇章,多维度展现两岸美人茶的深厚情缘和丰富内涵。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通过视频发来祝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通过视频发来祝福 中国文化大学邱毅教授分享其探访两岸美人茶产区的见闻 开幕式上,通过宣传短片、茶艺表演、非遗展示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大田美人茶“林深水美茶香”的独特魅力。活动特别邀请中国文化大学邱毅教授分享其探访两岸美人茶产区的见闻,通过视频,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台湾东方美人茶与大田美人茶“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深厚渊源。 大田美人茶制茶大师授牌仪式 大田美人茶制茶工匠授牌仪式 现场进行启动仪式、品种权转让签约、招商项目签约、授牌仪式、年轻茶人分享奋斗故事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通过视频为活动送上祝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营造“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浓厚氛围,凝聚两岸携手共同发展美人茶产业的强大合力。 “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重点联系县授牌仪式 合作签约仪式 同时,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授予了大田县“‘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重点联系县”荣誉称号,并进行大田美人茶新成果发布。大田县政府与日春股份、八马茶业、华祥苑等知名茶企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市场销售、产业合作与产品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花蔓网络科技、寻慢茶业、福茶网等机构分别就“三茶融合”新业态建设、茶叶开发推广、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达成合作。 大田美人茶新成果发布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生动实践,也是充分挖掘两岸美人茶同根同源的优势,探索美人茶赋能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两岸茶人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互信,在产业合作中实现共赢。 陈广程 摄 大田有着悠久的茶贸历史,北宋年间(1086年),阳春村普照堂僧人开始种茶供佛。元朝学者郭居敬所著的《百香诗》之一《茶》,为大田最早的茶诗。 小绿叶蝉 山峻水秀,茶韵悠长。大田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境内峰峦叠翠,云雾缭绕,90%以上的茶园在海拔800米—1200米之间,独特的宜茶环境,滋养出了大田美人茶的“三贵”特质,孕育了众多优质名茶。 苏晋锻 摄 近年来,大田牢记习近平同志的重要嘱托,把茶叶当作“金叶”来抓,组织开展茶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拓展茶饮新赛道,探索创新美人茶制作技艺,统筹整合资源打造茶旅精品线路,办好大田美人茶开茶节、海峡两岸(大田)美人茶大会等茶事活动,推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美人茶文化影响力、产业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延伸壮大产业链,打造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 范一彬 摄 如今,大田县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是国内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涉茶人员10万人,有茶叶加工企业1310家,全县年加工毛茶1.63万吨,其中美人茶4300吨,全产业链产值40.5亿元,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苏晋锻 摄 大田县先后被评为“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大田美人茶被列入全省重点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第二批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名单;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纳入闽茶文化品牌。 新闻多一点 陈奇 摄 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毗邻闽江,以隆平路为核心中轴,串联上杭街、下杭街、三捷河等。街区被誉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是闽商发祥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曾是福州的商业金融中心。街区内保存了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如古田会馆、永德会馆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福州传统商业的繁荣,还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下杭街区历史悠久,北宋以前,上下杭地区还是“江广三里,扬澜浩渺”的闽江前沿水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只往来穿梭于此。古代,航行的“航”和杭州的“杭”发音相通,久而久之,此地命名就渐渐成为 “上杭”和“下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