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我们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大田融媒开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一起重温抗战时期,在大田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夺取胜利的伟大壮举,展示大田儿女埋头苦干、奋斗出彩的精神风貌。 革命征程:青春燃烽火 1923年6月28日,林友梅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现百束村。在兄长林其蓁的影响下,她积极投身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思想逐渐觉醒。1939年春,林友梅由中共地下党武陵中心小学支部书记林大蕃介绍入党,成为大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入党后,她致力于党的妇女工作。冲破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礼教束缚,开办“妇女识字班”,组织妇女学文化,利用课堂讲授时事教材,教唱抗日歌曲,激励妇女们的抗日热情。同时,她为地下党、游击队站岗放哨、洗衣做饭、做鞋送信、贴标语发传单,参加军训、开展文艺宣传,发动武陵地区的妇女成为地下党的交通员和接头户。 1942年12月,林友梅担任闽中工委大(田)漳(平)边委委员。1943年7月,参加工委举办的党员骨干培训班 “92号”。同年秋,加入闽中工委游击队。1944年5月,任闽西北特委妇女部副部长。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刻写油印机密文件,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只要是党交给她的任务,都按时完成。 亲情相伴:红色家庭情 林友梅旧居 林友梅的父亲林笏隆是当地富有正义感与爱国心的开明绅士,也是地下党重要的统战对象。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红四军2、3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军部设在他家述祖堂里,林笏隆为红军提供了粮食和物资。 中共地下党大田县委成立后,林友梅在县委书记林大蕃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做争取父亲的工作。她经常拿材料回家给父亲看,受她影响,林笏隆带头捐献2000块银元支援抗日前线。在武陵中心小学创办妇女识字班时,林友梅把母亲的发髻剪掉,动员她带头上学,发动妇女绣手帕、拾田螺,义卖筹款支援抗日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