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 |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外媒看大田 > 
逐梦大田,港商守护针织“常青树”
2019-01-31 09:36:47 颜全飚  来源:1月31日《三明日报》第B1版   责任编辑:颜全飚   编辑:陈颖昕

●本报大田记者站 颜全飚
  “大田空气好,是天然氧吧,百姓朴实、民风善良,我融入了大田地方文化,创造着我的逐梦之路。”1月18日,大田县南湖针织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履兴告诉记者。
  徐履兴由香港南益集团派到大田,负责南湖针织公司。在大田工作近七年,他完成了企业一次次技术革命,产品全部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年产毛衣成品从120多万件上升到200多万件,出口创汇达1200万美元以上,带动当地800多个就业岗位。
  大田县南湖针织时装有限公司在大田有着25年发展历史。近年来,技术变革,国际贸易复杂多变,许多针织企业被市场淘汰,南湖针织却能长盛不衰,徐履兴管理企业有什么高招?
  抓技改,对接国际标准
  徐履兴祖籍泉州,在香港出生、长大。其家族从事针织行业,徐履兴2000年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国际贸易管理系,其爱人是台湾人,在日本从事了10年时装设计工作。全家与服装结缘,徐履兴也坚定地走向这条创业路。
  “没有技术革命,就无法对接国际标准。”徐履兴说。从手摇机到半自动化,再实现全自动化;从国产机台,到全进口日本先进机台;近五年来,投入技改资金6000多万元。企业经过严格认证,获得国际标准生产资格,新引进4家美国客户,生产经授权加工的国际标准品牌产品。
  什么是国际标准?除了修好硬件设备、产品质量“内功”外,包括企业环保的污水处理、节能生产,职工福利、人权维护、反恐安全等等,都经得起国外客户随时派出授权机构检查。在徐履兴管理下,南湖针织全部做到了。
  抓管理,筑牢发展之基
  抓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徐履兴说:“员工是我们的资产和根基,只有员工在不断进步成长,企业才不会被淘汰。”
  从机构和制度规范抓起,健全党支部、工会组织,挑选配齐政务科、财务科、电机生产车间等各科室和生产岗位上管理人员,建立一支“懂生产、善管理、会领导”管理人员队伍。建立健全“厂务会、生产会和部门协调会”制度,用可行有效的制度管理人。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每位管理人员必须用心钻进去思考。徐履兴特别重视企业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新提拔的厂长、副厂长等管理人员都得从优秀员工中产生。
  针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女工比较多,大多数文化水平比较低。徐履兴告诉记者,员工忙于家庭和工作,往往有社会冷漠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加大,班组之间的小矛盾也不时出现。还有员工婆媳关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影响,这些都是企业要关心注意到的,只有社会、家庭都和谐了,员工才会安心工作。
  注意员工个人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徐履兴组织员工到香港、华侨大学免费进修,学习期间还给予工资补贴;2018年投入30多万元,建立技能文化教室,用于职工培训。实行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实行“妈妈班组”弹性工作制做法;为举家到厂里务工的“妈妈员工”提供了职工公寓;设立了“妈妈小屋”,方便哺乳期的女工照顾孩子,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建立儿童城堡,让放学的孩子们有地方学习、玩耍,解决“妈妈”们后顾之忧;为员工集体过生活,创办“员工生日面”等等。
  徐履兴说,管理的最大效益,就是让员工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严要求,影响每一位员工
  徐履兴的家在香港,爱人在香港一家日资企业,他每个月回家三五天,与家人团聚。除此之外,他全身心投入在大田的企业中。
  徐履兴告诉记者,他就是企业的“打杂工”,公司顺畅运转、生产细节,员工生活、环境卫生,企业里的一花一草,都是他关心的。早先在香港,他蛮喜欢运动的,喜欢踢足球,现在工作忙,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守在公司,业余读点书,很少到外边去热闹。
  财富来之于社会,也要回馈于大众。公司董事会成员先后捐建大田汤泉、文江、朱坂、梅山、屏山、福塘、石牌、城二小共8所希望小学。
  针织业对徐履兴来说不单单只是一个事业,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南湖针织公司先后获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他个人也获评大田县“十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大田县首届“凤凰才俊”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