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 
耐心的母爱 温暖的文字
2018-06-15 09:51:34 颜良重 来源:6月15日《三明日报》第B3版  责任编辑:大田新闻网陈颖昕  

●颜良重
  《阿果》《一封家书》《衣服记》三篇散文摆在案前,未读时就判定这是一小组抒写母性的文章。这种猜测,是基于对大田作家王娇华散文写作题材稳定性的认识。之前,娇华的散文集中用饱蘸血泪的笔,记录一个孩子的不幸和一位母亲倾其所有的爱。这种母爱,涉及自己亲身经历,因而有独特的感受。《孩子啊孩子》一文,成为娇华印章式的散文作品,甚至可与作者本人互为表里,说到她的散文,就想到《孩子啊孩子》,反之亦然。初为人母和初来世间的女儿,本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但尚未体味相逢相亲的幸福滋味,却遭遇轰顶的不幸,孩子的健康问题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带来的纷繁纠结、悲愤无望的漩涡,无不是身心的煎熬,“煎熬”时发出的温度和融化以及最终的气味,成了娇华散文的格调和基调。正如诗人胡弦说的,一条绳子,在一个结上,找到了自己。孩子是母亲生活中、今生中无法打开的情结。
  美国批评家古尔灵等人把母亲原型分为慈母与恶母两个形象。前者代表“大地母亲的肯定方面”,与生命本源、诞生、温暖、滋养、繁衍、成长、充裕相联系。后者与“大地母亲的否定方面”关联,意味着纵欲、恐惧、危险、黑暗、肢解、阉割、死亡等无意识内容。我国传统文学对于母性的定位,长期以来聚焦于代表爱与温暖“肯定”的方面,冰心对母亲的书写无疑属于第一种类型,温婉柔美,开启了现代文学爱的先河。张爱玲则以小说方式打破了“肯定”局面,她笔下塑造的是第二种类型的母亲群像。前辈的标杆,在拿来学习的同时,也是拿来规避的。娇华散文中的“母亲”,充满艰辛、宽容和责任,是中国传统女性伦理意志和美的传承与附身。其笔下的母亲,很日常化,也有世道的印记,折射农村彳亍在城镇化进程中母亲的彷徨、努力和孤苦。
  阿果的命运是艰辛的,甚至带有宿命的意味,坎坷到极点,世间的厄运都集中到她一个弱女子身上。但阿果坚韧地面对命运的捉弄和病魔的折腾,其生存和生活的支柱在哪里?在孩子。孩子是阿果首先的、唯一的支撑,母体可以为孩子的一切主动缺失。这是让她乐观和求生的基石,也是这篇散文的存美之处。生活的悲剧,就是把幸福撕碎给人看,而为文,就是把“生活的悲剧”持续地呈现给人看。人性的真善美就在不间断的“生活悲剧”中闪光,其气若星辰,在夜路中,给人以方向的指引和激励。“如果阿果的爱情顺其自然,生子也顺其自然”,那就没有写的必要了。《一封家书》,呈现的是为人母的责任、宽容与理解。母亲是作用在女性身上的一种原型,“被这个形象附身的每个妇女都会因此而自以为被赋予了爱和理解的力量,她将为服务他人而鞠躬尽瘁。”(弗尔达姆在《荣格心理学导论》)以信的方式表达两代女性对上对下相互的通融,触及为人母的难处和疲劳,劝解附着在母爱身上不敢言及的其他事理。作为晚辈,缺乏为人父母的经历经验,很难体会母亲的艰辛,更不能走进母亲真正的内心。《信》探究了这个似乎与母爱相背离的一面,母爱也会疲惫的,子女要学会卸去传统家庭安装在母亲肩上“隔代看护”的思想,让长辈的晚年适得其所,自由安逸,从精神上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幸福,简单地说就是无拘无束。《衣服记》以衣服为载体,对照“少女”和“老年”这两个不同时段的女性,对美的渴望与推让,挖掘出母爱与赡养付出的不对等性,展示出母亲的人性美。俗话说,只有手给脚抓痒,没有脚给手抓痒。在经济面前,母亲掩藏了对美的渴望,但在人前,却毫无保留地夸大孩子的孝顺,这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鲜活的母爱,当然,其中还夹杂着乡村伦理审美的诸多信息,读来不单一。
  章法上,娇华的母性散文,善于把苦痛张扬到极点,在生死别离之处,凸显爱的辽阔和广博。这让我想到“造车”。有人就把发动机做到极致,却不在意空间大小、配置丰富与否;有人注重整体的操控平顺和技术稳定,不求时尚新潮。但对汽车市场来说,需要一个品牌,多种车型。所以,一种写法(极致的除外)是有风险的,一篇、两篇是美文,而成一系列,就是泛滥了。模式之后,必成僵局。其次,善于在矛盾中寻找表达爱和价值观的基点。“带孩子”似乎是长辈日常生活的阶段性任务和责任义务,其中却蕴含了生活、身体的疲惫,这对矛盾,只有宽容和理解才有办法消融。子欲养而亲不待,被母爱宠溺、美化的子女,如何反哺孝养,尽子女的责任,把渐渐老去的父母宠溺着,也让他们美好起来,这个矛盾,需要成年子女用当下的责任去解决。第三,语言上,不修辞,不雕琢,镇定淡然,契合生活的和母爱的本身。母爱是知冷知暖的啰嗦,但爱的表达,有时是不要语言的,只在情和行为,如朱自清的《背影》。母亲是有地域特征的,一味用普通话或者不注重某些细节的刻画,会冲淡形象和读者的印象。
  成长是草率的,而母爱多么耐心。每一代人似乎都不善于回头思索自己的成长,却埋头子孙的成长,也许是香火繁衍的基因使然。所以,能真正体会母爱的,不多。母亲的一切,仿佛都是应该的“鞠躬尽瘁”,像一根甘蔗,嚼到无味处,一弃了之。正因有这世间的真情与无情,才有人愿意读母性的散文,纠正成长的草率和无意的丢失。
  这几篇近乎不加修饰、自然记录的文字,是娇华散文抑制波澜的耐心特质。我想,对于作者的创作个性,其他任何的建议都是多余的。一条路走到黑之后,也许翌日的黎明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