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外媒看大田
《三明日报》十四年,闯出反季节种菇路
2017-11-30 09:41:25 林生钟 来源:11月30日 《三明日报》第B1版  责任编辑:  





  吴高添运用“隧道式反季节栽培”方法种菇。


    

●林生钟 文/图
  “我种的稀有蘑菇既营养又好吃,人工栽培没污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好。”大田县文江乡民主村菇农吴高添办起家庭农场,采用自动化温控技术栽培反季节稀有品种食用菌,产量稳定,市场广阔。
  

反季节自动化的种菇路


  农场建在小河边,占地5亩,连接公路,主要栽培滑菇、长根菇、黑鸡纵等稀有品种。他种蘑菇和别人不同,菇房采用泡膜加层和灯光取暖、立体种植遮阳、泡膜加层隔热和制冷机降温、增湿机室内温度自动调控等技术,进行调温栽培。这种“隧道式反季节栽培”方法,在大田还是第一家运用,它不受气候限制,一年365天天天都可生产,可根据客户需求选种蘑菇,产品填补了市场的供应不足。
  反季节自动化栽培食用菌,产量稳定,销路不愁,漳州、武夷山、三明等地的客户来电催货,从来没有还过价。
  2016年,农场栽培反季节稀有食用菌30万袋,采收鲜菇5万公斤,产值达88.18万元,纯收入12万元。
  吴高添种菇已20多年。他高中毕业后,在县城的豆制品厂上班,但工厂管理沿用大锅饭模式,吴高添不愿每天按部就班领死工资,辞职回家乡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尤溪县种的蘑菇由县办罐头厂收购加工,与尤溪新阳镇一河之隔的民主村,家家户户用稻草和牛粪做营养基种蘑菇。吴高添受到启发,办了小作坊,收购蘑菇,用盐水加工,转手批发给三明市场。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收益可观。
  2003年,他在漳州认识了几个种菇大户,得知反季节食用菌很有前景,就琢磨着改行种蘑菇。几经摸索,他终于成功了。最多时一年种出60万袋,产值突破100万元。
  

规模虽小产精品


  反季节种菇用棉籽壳、麦皮等下脚料,不破坏林木资源,而且原生态绿色无污染。去年,吴高添从新疆买来30吨棉籽壳,现在已经用完,正重新着手进料。
  这种生产方式节省土地,还给村里的贫困户增加了就业的岗位。
  用机器将棉籽壳和麦皮粉碎成粉末,搅拌均匀,装进塑料袋,切成筒状的营养基,种上菌种,十几个小工忙个不停。大家把菌袋搬进菇房,一筒筒码在木架上,调好室内温湿度,蘑菇就会慢慢成长。夏天,室外气温30℃,菇房外的冷却塔利用水循环,把室内温度自动调节在适宜食用菌生长的12℃至16℃之间。
  菇房里,每天都有新鲜的蘑菇被采下。工人们包装好了,直接寄过路的班车托运给远方的客户。
  见到效益这么好,热心人给吴高添出点子:扩大种植规模。
  吴高添却不为所动。他说:“我要在精品上动脑筋,同样多的原料,原来长出半斤菇,以后要长出一斤来。”
  经过多年努力,农场设施不断完善,四周种上花草,俨然一处乡间小花园。
  

喜悦与磨难一起成长


  吴高添种菇也遇到过天灾。2009年6月14日,三明各地暴雨成灾,文江河水位暴涨,民主村多处山体滑坡、道路溜方。
  那天吴高添在永安办事,农场只有妻子林珠莲一个人照看。河水很快漫进菇房,不多时就淹到了膝盖。林珠莲一下子懵了,只懂得拼命地往外搬家具。不到两个小时,洪水把菇房夷为平地,损失50多万元,多年心血一下子全没了。林珠莲哭了好几天。
  水灾过后,吴高添清理旧场地,给自己鼓劲从头做起。
  启动资金需要20万元。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最高额度就5万元。吴高添找民间借贷,利息多出银行的数倍,但他没有放弃。
  为了早日把农场恢复,吴高添和妻子没日没夜地干。早晨5点钟,夫妻俩起床采菇;刚刚把鲜菇寄出,接着检查营养基,不能在采过的根部留下菇头,烂在里面就没办法再长新菇;菇长大了要及时采收,叶面开裂品质下降卖不到好价钱……这样工作日复一日,除了三餐吃饭,就一直做到晚上9点钟,中间没有停下休息过。
  “别人早已经睡觉了,我们还在菇房里忙,全由不了自己啊。”林珠莲回忆着往事介绍。
  “菇菌接种前要消毒,冬天裂开的手背一沾到酒精就钻心疼。”说着说着,她的眼圈红了,泪水也跟着流了出来。
  苦尽甘来,夫妻俩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2016年9月,吴高添菇业家庭农场注册成立——这是大田县首个菇业家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