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经济
秀岭野茶青
2017-03-27 09:35:47 吴联参 廖芳芳 来源:大田新闻网  责任编辑:  



本网讯(记者:吴联参 通讯员:廖芳芳)梅山乡秀岭村位于大田县东北部,距县城56公里,地处闽中山区腹地。这里属丘陵山区,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海拔220-1200米不等,适宜茶树的种植,吴树长的家庭农场就建在这里。
    今年61岁的吴有宣和儿子吴树长是农场的主人。1978年,茶园承包到户,吴有宣就开始种茶、炒茶。“我从7岁就看着父亲炒茶,闻着茶香久了,自然也就有了感情。”吴树长回忆说,“尽管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但真正做茶还是20年前才开始的。”1996年,中专毕业后,我正式跟着父亲学种茶、炒茶。
    子承父业,茶农世家,两代茶人加起来有大半辈子都在与茶打交道,对茶叶自然有着说不尽的感情。
    父子“良心接力”
    1997年,吴树长从父亲手里接过茶厂“掌门”之位,开始了做茶的生涯。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开办茶场后,坚持每年手工做茶。父亲的茶场里放着两台手工制茶的锅,不管什么时候,锅子都被擦得亮亮的。他成长中很大一部分的记忆,都是围在锅边看父亲做茶,闻着浓郁的茶香,听着父母温馨的话语。
    在他眼里,自己继承的不仅仅是一份产业,更是父亲对茶叶的热爱、对茶叶品质的孜孜追求。如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厂里主要采用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但吴树长依旧保持了手工做茶的习惯。有时候做出的茶他不够满意,就一直不停做,经常为了出一锅好茶熬到天亮。“我一年中有200多天是在制茶,所有农场生产的茶叶都是我自己一手制作,没有对外聘请制茶师傅。”吴树长认为,茶叶是有生命的,得融入情感认真做茶。
    正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父亲这种对茶叶品质的执著追求,吴树长在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时,首先告诉自己,农场要发展壮大,就要坚持做“良心茶”。“地道茶,实在人,良心价”,坚持“以质为本,诚信经营”,这是他的经营宗旨。
    百亩野茶园
    在远离人烟的山坡上,茶树与灌木相伴而立,树间杂草丛生,让人不免心生“荒芜”之感。“我所坚持的是坚守自然,做野生茶树的品质。”
   “我从父亲手中接手过来100多亩的野生茶园,这些年,我把这些野生茶园开辟建成几处专业的野茶生产基地,巅峰期的野茶年产量可达500多公斤。”几年前,当时茶叶市场上几乎没有野茶的概念,有位福州客人到吴树长的茶园参观,看见一棵没有管理的野生茶树,就建议采摘茶叶试制,没想到做出的茶品质相当不错,当场销售一空。于是,吴树长开始转型经营野茶。
   “我们的野茶产量少,形好,色好,炙手可热,销路最好的品种在市场里供不应求。”这百亩老茶树是吴树长的骄傲,茶厂里价格最高的一批茶就产自这个野茶园。
   “这批茶树基本上都超过了50年。”站在比人还要高出一头的茶树丛间,看着斑驳的青苔爬满枝干,突然就明白了在院子里喝这泡茶时吴树长所描述的“淡淡的青苔味”是如何产生的了。
    打造茶叶“金名片”
    “1997年我将这片茶园承包下来,签订10年承包合同。”吴树长介绍说,现在,茶园已形成了产茶、制茶、销售“一条龙”的茶叶产供销格局。随着规模的扩大,家人也加入其中,妻子成为他发展事业的左膀右臂。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立刻吸引了我。通过申请和有关部门认定,2014年便成功注册了‘吴树长家庭农场’。”吴树长说。
    “为保证茶叶品质,我们做到了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跟踪’。”从茶叶生长一直持续到茶叶采摘、加工、包装直到上市,夫妻两人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详细记录,直到产品呈现到消费者眼前。
     在吴树长的家庭农场,经过炒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茶叶,外形紧细匀直,卷如碧螺,形似雀舌,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厚甘鲜。吴树长端出一杯泡好的新茶,茶香四溢,满室可闻。
    “最近,我们请了省内专业的设计公司为农场的品牌茶设计新包装。”有远见的吴树长瞄准了品牌发展道路。目前,农场经营“妙玉如”茶叶品牌,产品涉及十几个茶叶品种,主打东方美人茶、野茶、龙井。
目前,农场面积已达400多亩,年可加工成品茶1万多公斤,年销售收入达30万元。吴树长说出了打算:“现有400余亩是不够的,我准备发展到1000亩左右,以后还会引进外资,订单方式销售,带动周边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