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颜全飚 通讯员:郑时义)他们是老师,是一群不同寻常的老师,全县大概20几个人,他们在教学之余默默地奉献着,工作着。他们在悄悄地帮助一些特定的人群消除内心的隔膜,解决心理上的困挠,让他们战胜自我,拥抱自信健康的生活。 他们努力着,像是在一个“隐秘”的空间里,他们的辛苦付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往往不为人知。“本着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保密是我们要做的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会把他们的信息说出来。”大田六中老师、心理咨询师李新华告诉记者。李新华认为,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我们在快节奏的环境里工作、生活着,心理都会有垃圾,时间长了,往往就会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需要别人的引导;重者,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医生同时介入帮助,错过了机会,往往引发不良后果,酿成悲剧。 接受记者采访,李新华老师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同时,引起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一个女生跳楼,让她结缘心理咨询行业
2009年,因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在一次口角之争后一女生跳楼受伤;同时,另一对象女生也生活在恐慌之中。而女生在过激行为之前曾接受过李新华老师的心理辅导。 那时李新华虽然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她感到除了安慰开导之外并不能给予这位女生多少实质的帮助,她自责于没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感觉自身缺乏心理咨询的技巧。那次以后,坚定了李新华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认真介入,她广泛学习,向当时县里少有的心理咨询师、大田一中老师刘创标请教。 在实践过程中,李新华发现要在心理辅导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非那么容易。2014年,她到三明参加“崔建华精神分析培训”,紧接参加福州的“台湾危机干预热线接线员培训”, 真正意义上进行拜师,补上“缺乏心理咨询的实操技术”短板。 探索越深入,道路走的更远,越是激发着对心理咨询知识的渴望。李新华倾其囊中所有,自费参加培训,,她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值得去做。 2015年,李新华与心理咨询经验丰富的刘创标、林雪莲等三位老师利用寒暑期先后两次到郑州参加分别由孔德方、汤姆·史立福主持的“科学催眠治疗大师班培训”,寻求心理咨询更高层次的科学催眠之路, 在心理咨询繁杂的领域里寻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
李新华是县里少有的获得心理催眠师资格者。催眠是心理咨询的有效技术,催眠主要是利用语言的暗示将被催眠者导入潜意识开放的状态,将积极的正面的信念重复植入被催眠者的潜意识中,被催眠者在被唤醒以后就会拥有积极的正面的信念,他的行为就会悄然发生改变。 李新华说,特别在青春发育期,孩子们普遍会有不同程度的压力、焦虑、自卑、厌学等现象。催眠通过语言引导能让人从心身疲劳中解放出来,从而放松自我,走向快乐。多次的催眠也能改变大脑消极负面的思维,建立积极正面的信念,唤醒自信,从而让青春期的孩子实现美妙而精彩的改变。 李新华是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历史人物时,就他们事业成败,进行心理个性分析,赢来别样有趣的课堂。 经得学校同意,李新华选择一个落后班级为催眠课题实验班。通过家长动员、心理测查、半年来的催眠训练来实行。一学期下来,效果显著,这个班级的学生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了,由原来年段倒数,跑到年段上游;班级课堂纪律变好了,学生精神面貌焕发一新,也都敢于表现自己。 李新华通过问卷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根据评估指数,发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学生,与家长充分沟通,介入心理辅导。家长非常认可,写来感谢信。 每年高中、中考前期,刘创标、李新华分别在各自学校开展考试焦虑评估活动,对考试焦虑比较严重的学生做集体催眠,让他们释放压力,自信迎接人生考试。 林雪莲老师在柯坑小学任教计算机课程,却抽出时间,开展与家长同读一本书《正面管教》,弥补父母教育孩子不足。 大田县济阳中学老师章赞扬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除了每年义务为不少于10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外,在学校里每周开展两节开放课,进行《父母效能训练》培训,科学掌握孩子心理规律,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把心理催眠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上,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李新华团队的《催眠为家庭教育安上心灵的翅膀》课题,被列入了县级课题行列。
创建工作室,让心理咨询有个家
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与热心,大田县20多位心理咨询师发挥团队的力量,抱团取暖,2015年11月,他们成立了“大田县启智心理咨询工作室”,这也是大田县首个心理咨询工作室。主要以沙龙、催眠辅导、心理学讲座等形式服务大众。每个周末,工作室都举办“周末催眠沙龙体验”活动,面向大众免费开放,已经开展催眠心理辅导达400多场次,服务人数达数千人以上。 高考落第后参加插班补习的一位女生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被同学孤立,总以为别人对其指指点点,最后产生放学回家被他人跟踪的幻觉。章赞扬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指导父母陪伴,孩子最终走出了阴影,顺利考上大学。 有一位女生,因其弟弟出生,以为夺走了她的爱,经常用小刀往自己身上划割。父母亲以为她是个自私的坏孩子,却不知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在李新华的帮助下,女生重获自信,变得阳光,对弟弟充满了爱。 她是一个单位的临时工,每个月领着1000多元的工资,丈夫被一场灾难夺去了生命,自己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女儿。丈夫走后,女儿似乎变了一个人,焦躁,心烦,歇斯底里,失眠,成绩急剧下降,心力交瘁的母亲找到李新华。李新华发现女儿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医生介入。母亲也处在严重的压力和焦虑中,母女都需要心理干预。李新华利用催眠技术,既对母亲也对女儿进行十几次的心理疏导,目前女儿的症状有明显好转,母亲的能量也慢慢充足起来。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李新华认为,自己要还在知识和技术的深度、广度上加强学习,精益求精,把心理咨询做得更加出效果。 大田县心理咨询师们与一些心理爱好者每周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进行互动沟通等等。章赞扬说,心理咨询师接受得负面东西比较多,我们自己也需要心理疏导,开展团队活动,相互抱团取暖。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6年的刘创标老师认为,心理催眠工作最吸引他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目的是助人自助,完善自我。总结这些年做心理咨询催眠工作感受,他发现在助人的同时,自己也变得充实和快乐,有幸福感。 李新华说:“这项工作花费了我们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因为心中有梦想,前方有目标,所以我们乐此不彼,累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