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经济
大田县持续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2013-06-19 17:10:08 张知松 来源:大田新闻网  责任编辑: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田土堡群(安良堡)。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达113.49亿元;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1.79亿元,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了翻番;
    2012年,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获奖位次从第10位上升到第7位;
    2012年,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8项增幅位居全市前三位;
    ……
    近三年来,大田县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捷报频传,身处山区的大田,如何实现蝉联全省“十佳”这一不殊成绩呢?

谋划更具前瞻

    产业的规划、项目的落地谁来定呢?该县将话语权、决定权交给了专家与群众。
    该县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省煤田地质局、三明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方面经常请来各路专家前来科学把脉、定调,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让谋划更具前瞻、发展后劲更足。
    项目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策划、立项、评审、开工、建设等环节,需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精力,但项目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大田县在推进项目工作中创新地设立策划与评审中心,为全省首个县级项目策划与评审机构。
    项目中心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密切与合作科研院校的专家们交流,重点围绕县里传统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上的新兴产业、产业链延伸、“三维”项目等几大领域开展策划、评审,拓宽项目策划领域,增加项目策划储备,加快项目转化落地。该中心先后整理、筛选了金泰铝业、浩特纺织服饰、三九军大生物科技等一批重大前期项目,浩特纺织服饰被列入省重点推进重大前期项目。
    项目中心让一个个“纸上项目”变成“落地项目”,成了当地重大项目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有力地增强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头。
    蓄足势、待长发。县里每年储备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为发展谋划近三年来,每年县里组织实施“五大战役”建设项目均超过百个,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及投资超亿元、十亿元的项目逐年增多,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大田,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后劲。

推进更具高效

    产业已明晰、项目已落地,如何保障推进的力度、速度呢?县里在服务客商、推进项目中,提出“主动胜于积极”的服务理念,全力推行了“环境带动”系列优质服务政策,简化、创新办事流程,推行有关职能部门主动深入企业、工地审批手续、办结相关事项;结合开展“马上就办”活动,推行了“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等作风建设,落实好全程服务代理制、全程跟踪督办制等有效机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全县263个审批项目中有256个在法定时限内再压缩50%以上。
    县里在用足用活中央和省、市稳增长政策的同时,结合大田实际,相继出台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货物运输业发展、采矿选矿企业发展等118条稳增长政策措施,县财政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第三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帮助一些企业、项目渡过生产难关、推进建设速度。
    县里通过打好“五大战役”,全力推进各项产业发展。去年,县里“五大战役”实施重点项目126个,总投资476.6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完成投资118.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6.2%,不但项目个体大、品质优,而且超序时进度推进;今年,县里“五大战役”实施重点项目123个,总投资483.2亿元,29个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单体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34个,应当又是一个丰收年。
 
大田荣获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

    虽然大田是个农业大县,但传统农业特色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近些年来,县里十分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结合当地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油茶、木薯等特色优势农业,对高山茶产业科学地实行了“顶层设计”:从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品牌销售等环节规划了详尽的发展之路,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现全县已建设生态茶园9.23万亩,涉茶产值近10亿元,涌现出了仙顶、允宣等一批著名品牌,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
    在产业发展上,大田既注重对传统的水泥、机械等产业改造升级,还引进了央企华润及民企红狮、华伦特、汇鑫等大型企业,着力打造福建中高档水泥生产基地、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基地;通过抓龙头、铸链条,瞄准产业链的填平补齐,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集群”的倍增效应;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两个博士后工作站,福建省矿山机械及冶铸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落户大田;推进品牌兴县战略,培育出了仙顶、允宣等一批品牌企业;针对相对“短腿”的第三产业,县里出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旅游、商贸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科学地谋划轻纺、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兴建的京口轻纺工业园已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达产后,园区产值可达200亿元,等于再造一个大田工业,金鸡园化工园区以及上京、桃源、太华机械产业园正蓬勃兴起。
 
壮观的第七届高山茶文化节。
 
发展力求惠民
   
    惠民生、得民心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大田县一方面全力做大做好“蛋糕”,另一方面也着力分好“蛋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发展与民生、发展与稳定两条腿矫健并行。
    该县把改善民生作为抓好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改善,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力解决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之事,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变成群众得实惠的过程,着力打造“幸福大田”。
    近几年来,县里注重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事业,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逐年“加码”,如今已经超过了半数。去年财政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达10.13亿元,增长17.5%;今年54个项目全面启动,职业中专新校区、县医院综合楼、福田路改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去年超额完成省市任务,今年已开工建设1024套,开工率达71.8%,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经过改造后的建山大道焕然一新。

    在城市建设上,大田牢固树立“城为民建”这一理念,通过实施“南进、东拓、北扩、西延”战略,壮大县城框架,拉伸城市容量,保障房建设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围绕市民需求,着力做美做靓城市,兴建森林主题公园,建设龙、凤等主题广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呈现出“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绿水环绕”的宜居城市新形象。
    百姓的创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田县持续抓好“富民”工程,在乡村,该县通过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带富一方百姓;在城镇,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激励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收城镇居民收入。通过这一系统的“富民”工程实现了当地城与乡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致富路上,城乡携手齐步走,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8%和14.3%,连续多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高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