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头条 > 
福建三明:全力打造中国生态文明的“三明样本”
2020-11-06 14:50:07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   编辑:戴晓灿

 

三明自然风光。陈金宝 摄

中国日报11月6日三明电(记者 胡美东) 11月5日,中共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在三明市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座谈会上发言时表示,历届三明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持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林兴禄介绍,至2019年底,三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73%,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第25位、全省第一,是全省首个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位”“水质变化情况排名前30位”双榜单的城市。

 

三明市的绿水青山。杨长新 摄

近三年来,三明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位居全省前列,进入全省空气质量排名前10名的县级城市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人均预期寿命79.82岁,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52、1.12岁,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南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林兴禄指出,福建是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三明作为福建的一份子,绿色既是三明的底色也是发展优势所在,建设好生态文明既是责任也是担当。三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做实做足“绿色三明”文章,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明样本”,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探索创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机制

一是打造森林康养与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抓住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机遇,顺应群众消费、健康观念变化,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培育休闲旅居、培训研学、文化美食、医养结合等业态,推动文旅与康养、医养、会展融合发展,吸引大都市康养消费。

二是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行政等资源,依托“两山”理论研究实践基地等平台,争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干部培训示范基地落户三明将乐、泰宁等地。

 

鸟瞰三明。郑玉林 摄

三是发挥“水美”优势,大力发展水资源加工产业,打造中、高端饮用水基地,打响三明“林深水美”生态源头水品牌。打造一批亲水示范项目,培育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水”产品,形成覆盖一二三产的水产业链。

四是打造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绿色转型示范基地。聚焦“两新一重”扩大投资,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支持三钢等企业打造全国绿色转型标杆企业,打造国家级高端绿色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五是打造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依托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永清石墨烯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完善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支撑氟化工、石墨和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加快发展。

六是打造特色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以生态优势为产业、产品塑牌赋值,谋划生成一批生态循环产业项目,努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做强“中国稻种基地”,做优生态茶产业。

 

建宁县修竹村荷花池美景。(据新华社)

探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统集成制度

一是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赋予的改革试点,结合三明实际创新创造,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三明落细落实、生根开花结果。特别是要完成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6个方面30项改革任务,努力为全省全国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及时总结提炼三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加以固化,不断提升改革实效。特别是要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深化河湖长制,拓展排污权交易等“三项改革”,形成成熟的制度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三是探索健全解决突出问题的制度。特别是要聚焦第三产业发展体量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创新生态产业化制度机制,建立事业与产业一起抓的工作机制,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价值实现机制。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建立改问题和建制度一起推的机制。聚焦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创新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机制,切实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一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施融水、融山、融城工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要素配置,补齐生态环保配套设施短板,打造山、水、城、人和谐相融的温馨家园,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立健全“两统筹、两统管”的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加快城乡建筑风貌管理地方立法。

三是依托生态优势,发挥万寿岩两岸“同源”、林博会、泰宁“两水(大金湖—日月潭)”“两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两人(邹应龙、慈航菩萨)”、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宁化客家祖地、尤溪朱熹诞生地等对台交流平台作用,策划“生态+文旅康养”“生态+乡村振兴”“生态+特色农业”等两岸生态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明台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创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巩固“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建设成果,结合城市名片策划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发挥五个“绿色三明故事”等典型示范作用,传播绿色文化,形成具有三明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

五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措施,以实施“城市双修”、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工程为载体,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造林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六是巩固责任落实的有效做法,结合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深化“五比五晒”,配套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措施,细化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生态文明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