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梅林竹马灯 ·林生钟
2016-02-22 09:23:46 林生钟 来源:2月21日《福建日报》3版  责任编辑:  

“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古村梅林元宵节迎竹马灯,表演者在腰上系竹马歌舞,千百年来从未间断。

竹马灯也叫“跑竹马”,共八匹,颈饰绿、红鬃毛,通体有蓝、黄、红、绿、黑、白等色彩。

灯的制作和表演均由村中田姓长房负责,骨架用竹篾扎成,然后糊上油纸或者薄布,整个造型的长短粗细,与一个儿童身段相当。灯分两节,一前一后捆绑在孩子的细腰上,里面插着烧着的蜡烛。迎游时,孩子们面涂油彩,身穿戏服,脚踩舞步,装扮成传说中的吕洞宾与何仙姑等神仙。马匹左右摇晃,一路上点头哈腰,模样可爱。加上透亮的光影跟着闪烁跳跃,表演者动作轻快活泼,情绪热烈奔放,景致更是迷人。

迎竹马灯的同时,手提宫灯的男女老少和仪仗队、彩旗队、狮队,敲着锣鼓,烧着炮仗,共同护卫着“当境尊王田公”的神像迎面走来。这尊神就是肇居村庄的田氏二世祖田奎,梅林迎竹马灯的渊源跟他分不开。

田奎是大田县的第一个进士,三明地区的第三个进士,曾当过副宰相。他的祖父田季安是河北地区节度使,《资治通鉴》和《新唐书》有传记。其父田开先因父亲季安去世,兄长怀谏军权旁落,为了保护家人安危,遂改名为田本盛,于唐元和七年(812年)带着家眷,直奔闽地,居住在小田坂。一年后,迁居梅岭,即现在的梅林村。

宝历元年(825年),田奎贡举进士,授昌平令,后任监察御史兼河南采访使。公元852年,田奎丁忧回家,其间遇叛军作乱,与乡人率兵平寇追至福清,“获其渠魁赵成宗、黄广明,械送京师”,提拔为左参政知事兼枢密院副使。田奎在大中八年(854年)致仕建正顺祠,两年后才五十三岁逝世。他生前为国除害,死后威灵显应,御灾捍患,朝廷封赐其为“正顺明王”。

田奎喜欢热闹,除了爱看戏,生前还叫家人装扮起宫中的竹马灯游乐。竹马灯绕村游玩,接受村民的朝拜和祈求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这里独特的民俗活动。及至明清两朝,村中子弟多次协助官兵剿匪有功,得到助饷田契一份,官府赏给正顺祠作为庆典用。自此,正月十三田公华诞,祠堂演戏、迎竹马灯。

“岁时,元日,诸少年装束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竹马灯是汉族传统的舞蹈形式,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久远。闽西龙岩的竹马灯元时传入,人物脸谱和舞蹈动作及队形变化,表现丰收喜庆迎宾的欢乐场面;闽南竹马灯多表演《昭君和番》故事,乐曲有《五更响》《补缸歌》和《卖杂细》等。

竹马灯现身大田,与流行此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历史一样悠久,它们都来自唐代的中原。板凳龙象征着黄河文明和皇权的尊贵,竹马灯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动荡,将士卫国保家南征北战,马与人连成生命体相濡以沫。马蹄哒哒一路南下,在经过无数地方的停留和文化改良,它变成了今天的形式在闽中大山被保留了下来,元宵节前开始迎至节后的正月十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