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吃米粉做年 ·林生钟
2016-02-16 15:59:29 林生钟 来源:2月7日《福建日报》3版  责任编辑:  

老家人把过年叫“做年”,年夜饭五花八门,但主角少不了米粉。米粉上桌,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碧绿金黄,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不少暖意。

村人过年有互相馈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诗里写过:用舂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表示新年祝贺。这个米面就是米粉,著名的米粉产地江西抚州和广西桂林,都保留了这种叫法。

传说当年秦军南征百越,伙夫在不长麦子只产稻米的南方,根据制面的原理将大米磨成粉,加工成米面供给军士食用。米粉剔透晶莹,色白如雪,不仅米香浓、口味纯,而且久煮不煳。因在制作过程中已经煮熟,食用时以水烫开即可,是现在熟食品的鼻祖。

制作工序复杂,大米浸泡磨浆,米浆装袋挤干水分捏碎,搓成了擀面杖大小的粉条入锅煮,熟后在石臼里打成团,接着搓揉放入榨机压丝。经过反复蒸煮,粉丝含糖量低,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粉丝再次进锅蒸煮,等捞出泡在缸里冷却才可捡叠晾晒。

压丝的榨机酷似一把大太师椅,两筒原木组装成椅座蹲在院场上,背上竖着根长木头可呈扇面上下升降。操作者摇拉辘轳,塞进架下筛眼里的粉团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挤出的粉丝落到下方铁锅中沸腾。这样的工艺传统产量低,却要一个人专门负责操作木榨,一人烧火,一人压丝,一人捡片。

邻居大叔是做米粉高手,每天夜里开始劳作,直到晌午才把活干完。大叔的制作水平高,粉丝细如发丝。做米粉的大米选用含淀粉高的单季晚稻,锅里的水烧开温度适中,粉丝不因过度沸腾抱团扭结。评价一个人手艺的好坏,这时就看他在米粉煮熟后捡叠的技术如何。只见大叔捞起滚烫的粉条倒进凉水桶,右手的食指与中指迅速夹住捞起,在竹匾上快速来回划拉。米粉一片片厚薄一致,贴在匾上架到高空曝晒,若技术不够就会厚薄不一难晒干。

大叔挑着米粉挨家挨户兜售,物易物直接用稻谷换米粉。为了保证卫生和安全,他把米粉晒在远离道路和房屋的水田中间,洁白的米粉片在蓝天下沐浴着清风和阳光,风情别致。

米粉的制作和食用遍及闽浙赣多地,与秦军首创显然无关,在唐朝,人们还不懂得将麦粒碾磨成面粉,史料证实当时的麦饭难以下咽,在国民的口粮中占比不大。中国盛产大米,水稻在南方的发现至少比小麦早4000年,后来传到了世界各地,比麦子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老家人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米粉制品流行,除了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吃米粉外,民间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要向女方送米粉,生了孩子亲友也送米粉,正月初七“人生日”家人吃米粉庆贺,这是主产大米的南方所形成的饮食习惯“吴俗”。在这个百节年为首的日子里,米粉传递着深情与厚谊。

如今,大叔的米粉进驻特产店,节日发往香港和东南亚,有时还寄到国外被华侨推荐给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