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千年龙灯耀田阳 ·林生钟
2014-07-02 17:16:47 林生钟 来源:《时代三明》杂志2014年5期  责任编辑:  
元宵节闹花灯的历史悠久,是夜举国同庆,各种造型和工艺独特的华灯异彩纷呈,有的串成灯龙游走村街,热闹气氛远胜狂欢。在这些传统的节俗中,大田县各地迎龙灯的活动更胜一筹,千百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其中城区玉田村的板灯龙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玉田板灯龙

     “元夕传柑宴,春游满路灯。太平驰宝钥,多稼验丰登。”“簇簇绛云红,星球滚数重。涌来人似海,游出火中龙”......清代知县叶振甲在《咏元宵绝句》诗里,动情地歌咏了大田当时迎灯和迎龙的盛况。
    赏灯和舞龙,都源自汉朝。东汉明帝刘庄倡佛,于正月十五日夜晚在宫中祭北极星神,寺院跟着“燃灯表佛”,士族和庶民一律挂灯。此后,佛教的这种礼仪传入民间,年年上元之夜张灯结彩通宵达旦,使过年后的文娱活动达到了高潮,元宵节因此又叫灯节。而舞龙起初是作为祭祖和祈雨的一种仪式,大田板灯龙的由来与此关联密切。据说海龙王给百姓降雨触犯了天条,被剁成段抛下人间,人们将它的身体放在板凳上固定好,并且日夜奔走迎送,希望它能够复活,迎板灯龙的习俗由此而生。
    板灯龙的道具为龙、灯合一,分龙头、龙段、龙尾3部分,长逾百米。春节里,别称“田阳”的大田县,家家户户“竞制兰膏影”,在1.6米长的板条上安装3盏至5盏40厘米高的开口方型灯,四周糊彩纸,上书吉祥语,比如“添丁进财”“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等好词,然后涂抹油脂增加透明和防水,里面插上点着的“灯烛”(蜡烛)。
    龙头的制作在祖房里由集体安排,每年就地取材在板凳上用竹篾先扎出支架,再把画着五颜六色艳丽鳞片的油纸裱上。胡须是用五色纸剪裁好粘贴上去的,龙珠和龙的眼珠多采用发光灯泡。糊好后的龙头高过头顶,灯板底下再套上齐肩高的木棍,分量沉重,要数人抬。龙尾灯的板较长,尾鳍和龙鳞一应俱全。中间的龙段相对简洁些,灯板一头固定着便于举起的木棍,一头挖好了个圆孔,许多节栓在一起,灯外插桃枝、燃香或绢花,组成了一条长龙。
    板灯龙制作精巧,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与扎、制、编、糊工艺于一体,融体育、杂耍、舞蹈为一炉,韵味无穷,深受喜爱。舞龙时,每家每户都派人参与,大家在长者的指挥下从祖房出发,继而绕着村道和街巷进退,最后回归到出发地进行“穿龙”的团龙仪式。在这个过程中,灯盏烧了被视作好事,灯谐音“丁”,“出丁”预示可得贵子。观看迎龙的人们则抢拔龙须,民间信奉把拔来的龙须烧给猪吃会养得更大。
    大田旧称“田阳”,板灯龙传入大田境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载:御史中丞范元超为避黄巢之乱客居杭州,又来寓建州,其子范子高典务尤溪县,在丰城乡小田里定居。旧时尤溪县的小田里,就是现在大田县城区的玉田村,从明代大田建县开始,这里就一直是县衙所在地。范家祖先从故乡高平引来的龙,契合了当时的生活经历,用板凳这种简单又简便的方式,记录了那段艰辛的记忆,以及中原博大久远的文化。迎板灯龙随即传播到了县内其他地方,有的在正月初九就陆续开始了,最迟的迎到廿五后才停止。龙到之处,人们燃香放炮,留龙的人家事先在厅堂摆好供品,等龙拜过房子后主人请“龙头酒”,给扛龙头的人敬茶、散烟、分红包,从此成了全县性保留的习俗。

华溪稻草龙
 
    华溪村迎龙特别,他们迎的是用当年收成后稻草扎成的龙。据村里老人介绍,稻草龙始于宋朝,自先祖陈七公移居村里,便有了迎稻草龙的记载和传统。
    稻草龙是根大草绳,村里人都会编,每五米为一节,挂上灯笼或者插满燃香,长数十米。在大草绳上挂灯笼的叫“灯龙”,插香火的叫“香线龙”,龙头、龙尾与龙珠全由香火组成。在龙头竹片上挂两盏灯,代表龙的眼珠。在篾条绑的番薯上插三柱香,表示龙须;一路挥舞的龙珠也是颗番薯,上边用燃香插满。
    春节里,老人们在祖房里先编好稻草绳,准备妥贴后稻草龙初九天公生日这天就开始迎。天空完全暗下来后,三声铳响,稻草龙便在锣鼓队的伴奏下绕着村头村尾游走。龙头和龙尾一般由成人扛举,提龙绳的都是些孩子,当地村民说:先祖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希望小孩们平安成才!这项活动以前只准男童参与,如今男女平等,女孩也参加到了活动中去。
    稻草龙在大田,目前只太华镇华溪村才有,但在上世纪中叶,前坪乡山川村的回族人也迎。他们把插满香火的稻草绳联结起来,抬着祖宗的塑像跟在后面游乐村中,然后裹米粽祭祀祖先。山川回民端午不吃粽子,他们是公元909年随闽王入闽的武勇丁伯六后裔,最初居住福州和晋江地区,约在北宋年间为避寇乱才迁入大田,在太华的“丁坂”停留过一阵子。
    民国版《大田县志》有这样的一段记述:陈七,苏州开源人。咸平间学道成,能穿山入石,驱除妖魔。云游至邑三十七都泰华,寓丁指挥家。丁有女,遂招赘焉。爱濂溪(华溪村的一条小溪名)山水清佳,相与结茅栖真其间。亡何,丁指挥任职东京。时有驴妖,久为民害,丁招陈收斩之......陈七公“以功赐爵秩不受”,回到华溪后坐化成神,香火至今不断。不知道山川的香线龙与华溪的稻草龙有无渊源?历史上河流通航困难的大田,龙图腾的崇拜也许就这样从江河里跑到了陆上的丘陵,从端午走进了元宵。
    灯和丁的姓氏谐音,自上世纪“破四旧”以后,回族人改迎稻草龙为迎灯,人手一只,或手提、或用跟小棍子挑着斜插在衣领上。人多的地方迎龙,人少的村庄迎灯。对于人口不多的回民,也许这是种创意。

花灯狮舞
 
    汤泉人“迎花”算得上最接近古意了,花是花灯的简称,他们不在元宵节迎灯,而是推后了5天,全县独此一处。每年这天,游人如潮,热闹非凡。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廿十,在太华汤泉经商的温氏族人,从家乡带来了多盏花灯游玩,这一年村中添了不少人口,大家认为迎花灯带来好运,于是就兴起了正月二十迎花灯的习俗。是夜,一村30多姓氏的人们聚在一起,各自舞着手中的花灯、龙灯、鱼灯、竹马灯,伴着各种形象逼真的旱船、狮舞,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商铺、单位,在门口扎起了彩棚,供上瓜果与甜点,狮队和灯队可以享用。好客的汤泉人与此广交朋友,欢迎各地的亲戚都来作客。
    汤泉的花灯扎法别致,纸扎竹制的灯盏骨架蒙上彩绸,里面点着灯烛。明亮的烛光透出绸缎或者玻璃灯罩,映照着七彩的鲜花与绢花,人手一盏挑着,蜿蜒盘旋汇成一条灯的龙、花的海、烟花爆竹的画廊,壮观无比。而那些表演“地兜戏”的演员,表情幽默、动作夸张,棉绒假马欢快的腾跃以及鱼虾蚌龟栩栩如生的起舞,令人耳目清新。
    值得一提的是“打狮”,狮伴随在灯龙队伍出动,有保驾护航的意味。一个村庄若因人口较少,可以不迎龙,但如果没有狮队绝对不热闹。
    大田“打狮”与其他地方不同,首先这里的狮比别处大,牛皮蒙起来的狮头像只簸箕,直径足有二尺,重量不下15公斤。有的面部涂上黑漆,还描了红鼻子和血盆大口,面目丑陋威猛。狮身(也叫“狮帐”)是一匹帆布,缝制好后,撑开来里面可容下一二十人,打狮时要一人举头一人撑腰,两侧还要两人帮助拉“帐”,远看就像一座帐篷。
    狮分青、黑、黄不等,按面部表情又有“恶斗狮”等几种,“恶斗狮”是狮中最凶猛好斗的。此外,打狮有乐队,扮“驯狮婆”的人头戴面具、身穿花衣,一手持扇、一手执鞭,口中吹着哨子频频向狮子发令。锣鼓手也按节奏敲着鼓点及时控住余音,领队大声吆喝“打哎嚯——打打嚯”......在狮前耍棍舞叉挥剑者,跟着节拍翻腾跳跃。
    舞狮时展示出各种武艺在人狮对抗,这是旧时人兽和自然战斗场景的生动再现。迎龙时前面狮子开道,一路上表演着拜佛、爬旗杆等绝技,舞出了一片欢声笑语,也舞出了勤劳的大田人对幸福生活朴素的向往,它寄托了田阳人对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质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