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文学
大鼓山:高山流云好风光 •林生钟
2014-03-28 11:29:00 林生钟 来源:2014年2期《时代三明》  责任编辑:  
乘汽车从三明去泉州,或由泉州往三明,不论上高速还是走国道,到了大田与永春交汇的中间地段,拦腰横出的大石头山便是大鼓山。大鼓山海拔1389米,它耸立在大田县南部的屏山乡溪头村内,与周边的象山、大仙峰,连成闽中特色的高山风景观光带。泉三高速大鼓山隧道就从山体中穿过,出洞口不远处便是三明和泉州的分界线,两地迥异的风光在此碰撞融合。
 
神奇大山

    大鼓山也叫大骨山,从公路上远眺,山的轮廓浑圆似鼓,四边岩柱雪白如玉,阳光把山巅和蓝天连成一线,裸露的崖石在草木阴翳间闪烁金光,山的表情随汽车的抵近而生动丰富。白云有时驻足其上,大山顿时精气神十足,刹那间又幻化作可爱的小丑,戴起帽子跳起了舞蹈。最有趣味的当数那崖面风化脱落后留下的“石锣”,在夜风作用下“嗡嗡”有声,回荡在山谷中绵延不绝。
    探访大鼓山最佳的路径要从吴山梓溪的国道拐入,往溪头方向前行两公里就到了山腰。这里的风光奇妙无比,因为曾经远离公路和人口密集的村镇,大鼓山像一座孤岛被包裹在重峦之中,生态保持完好,景致原汁原味,所以最受那些不畏艰险的驴友热捧。
    溪头人新铺设的水泥步道从山下的茶园开始弹射,一线如丝扑向遥远的云际。路的上下竹木蓊郁,火红的杜鹃在枝头四时燃烧不熄。中央穿越大片蒿芒区,这片特殊的“画作”据说是当地村民此前为了放牧,故意放火烧出来的。在攀登途中,许多危崖一直压在头顶。折身俯瞰脚下的村庄,田舍斑驳,梯田似镜,群峰如髻,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横在远处犹如舟子野渡。
    由山腰举步到达山顶前,遇上的第一个景点叫仙人洞,有人说它是出米石,也有人说像一顶乌纱帽。传说上山进香的游客到了此处,只要对着洞口喊上自己的名字,那白花花的大米就会自动涌出,足够煮饭一天饱食。由于形状酷似纱帽,颜色又乌黑油亮,山下的人家择地建房造屋时都喜欢以此为背景,村民说它是周围村子共同的龙母山。我们转过垭口爬上了山峰的另一侧回看山体,黄黄的草甸自上而下层次分明逐渐丰腴,这山的形态更似一粒紧贴在地上的螺蛳。
    来到山顶,眼前一马平川,山上的景致更加迷人。石床围成连营环环紧套,四处喷涌的细流汇聚成潭,野草沿流生长......不知何人信手植下的几株水稻,稀稀拉拉的,谷粒竟硕大如豆。
    山顶的石梁上光滑如镜,一只巨大的脚印深陷其中让人咋舌。向导苏亨权老人说:神仙左脚踩在石床上犁田,另一只脚跨到了德化的牛楼山头,翻卷起石头像刚挖过的松土......山泉水流下山脚,并且日夜不停奔流下闽江,于是大鼓山下的村庄有了“溪头”这个美丽的名字。
 
山间野趣
 
    山上有狗爬瀑布,还有古庙遗址。狗爬瀑布很陡也很滑,上下落差200多米,连猎狗都不容易攀爬。狗爬瀑布的上方有一口“狗槽”,是个盛产石冻(胸棘蛙)的小石潭。苏亨权年轻时和伙伴常来这里捉石冻,暗夜里的石冻浮在水面上,他一手举火把,一手迅猛地向那尤物扑去。有一回,苏亨权的同伴因用力过猛一头扎进了水潭里,好在潭水不深,回忆往事笑声不断。
    古庙的遗迹如今只剩下一道矮矮的石头护坡了,中间散落的几块碎石被游人垒在一起用作做饭或烧烤。村主任苏诗鑫带我们在庙前空地的一块土坷垃上用力跺脚,“嘭嘭嘭”的鼓点声居然从脚下响起,他幽默地说这是“脚踏鼓”,此处可通神袛许愿。他还介绍:以前庙里住着和尚,每年都有外地人上山来祈火,但不知供奉的是哪尊神佛?中学刚毕业时,苏诗鑫和朋友利用春节上山游玩,有不少的俊男靓女躲在灌木丛中对唱情歌。
    村书记苏华荣甚至言灼切切,曾经见过庙前躺着一方石柱,上面刻有“朱德同志......请保留”的字样。朱德在1929年8月下旬率部进驻过屏山,大鼓山和溪头村都离屏山不远,不清楚这样的石刻是何人所留。
    山下的村民有个习惯,只要耕牛犁完了田地全一股脑赶上山来放养,不需看护。于是在黄绿交错的山顶上,牛的影子和红日的光芒在雾幔中躲藏,不时引出鸟雀的阵阵歌鸣。
    山里的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胸棘蛙和蝾螈随处可见,锦鸡与山兔时时出没,七叶一枝花或金线莲等名贵药材遍布林下。在崖壁下方,游人还可以拾到长得像黑木耳的“石菇”,这东西是治疗高血压和降血糖的良药。在寒冷的高山之巅,铺天盖地的草场中席草茂密疯长,干枯如絮的还魂草一沾到青水竟然绿意舒展。
    山上还有一座高凸的石峰,顶尖底粗,远望似一把匕首。这个地方是旧时大田和德化两县的分界点,石匕首默立着,村民们都信它是护佑两地安宁的神物。
 
森林人家

    来到大鼓山时是已近中午,夜里下过一阵雨,早晨大雾封山,但阳光在云层里时不时露出笑脸,给了我们登山很大的自信。
    我们在未上山前先到村子里逛逛,见路边有户“森林人家”专做农家饭菜招待游客,趁天空还没有完全放晴前,就走进去品尝这里出了名的冬笋片和芥菜饭。主人很热情,同时上桌的另一些美食也诱人,比如红烧土猪肉、姜丝爆兔丁、老鸭熬汤、蕨菜干煮大骨头......不仅味美香醇,而且绝对绿色。
    虽说这里非常荒凉,翻过了几道岭才现出个单门独户的人家,但他们的生活从容,每个人都怡然自得,一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的质朴。
    小屋不大,但鸡犬嬉闹,清清的泉水就在墙根下缓缓流淌,碧绿的蔬菜挤满了院墙外的梯田。屋前的河沟绿水带着歌声流过,沟沿上连绵的林木兀自摇曳。坡地上几树寒梅开放,有红艳艳的、粉嘟嘟的、洁白如雪片的,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
    俏皮的妹子挖笋归来,笑吟吟的和大家招呼;一只黄狗不离左右,摇着尾巴向客人示好。
    当迷离的雾岚开始漫上木屋时,头顶的山峰只露出了一只脑袋,白雾里黛绿的松柏和瓦房青色的屋脊时隐时现。流泉在寂静中“叮咚”,细密的水珠落在脸上摩挲着肌肤,似少女柔滑的发丝轻轻拂过。
    到屋后随意掬起一捧甘泉洗脸,然后再漱口,那水的味道是甜的,自然的气息在口中氤氲。这时不妨也学山里人一样点燃香火,然后甩甩膀子亮开嗓门尽情地吆喝上几句,你在唱那山也跟着唱,你在笑那山也一起大笑......
    大鼓山的秀色无处不在,森林人家这白云深处自得其乐。大自然是人类忠诚的朋友,我羡慕这里的山民能拥有这样的山水和心境,每天都平静地守住那份从容。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美好和富足?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这样随意地融进大山,让热爱山水的人都成为快乐的画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