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98—7233678 emall—dttvxwb@126.com
更多》大田新闻
更多》外媒看大田
更多》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田新闻网 > 手机报
2013年第22期(总第22期)
2013-11-29 17:59:02 《大田手机报》编辑部 来源:大田新闻网  责任编辑: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第22期(总第22期)县委宣传部主管  县委报道组主办
 
☆☆☆导读☆☆☆

【本期头条】我县前10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
【时政要闻】我县传达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经济经纬】邮储银行为烟农授信贷款960万
【美丽乡村】东坂村打造美丽畲族村
【视觉新闻】屏山乡美阳村赛猪庆丰收
【民生聚焦】我县殡葬惠民政策力度大

☆☆☆本期头条☆☆☆

□□《我县前10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
    今年以来,我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基本趋稳,工业、消费、投资、财税等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向好的态势。
    1至10月份,全县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64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9亿元,增长35.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9亿元,增长15.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41亿元,增长7.3%;公共财政支出11.12亿元,增长15.4%。

☆☆☆时政要闻☆☆☆

□□《我县传达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22日,我县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汤俊生、熊旭明、陈汉良、廖金辉等县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推动全县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并结合我县工作实情,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大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纪熙全到我县调研》
    20日,纪熙全副市长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我县调研节能减排、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等工作。县委书记汤俊生、县长熊旭明陪同调研。
    纪熙全深入东部新城、城区污水处理厂、旭日纺织等地,并与基层干部交流座谈,了解我县节能减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新城规划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通过初级水利化县建设验收》
    11月27日,由省水利厅和市水利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我县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组通过观看了水利化县建设成就录像,实地检查老厝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湖村河堤水毁修复工程、均溪镇水利建设等项目,认为我县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水利工程长效运行,基本实现了依法治水、科技兴水,初级水利化县建设具备验收条件,同意予以验收。
□□《熊旭明调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日前,县长熊旭明带领农办、住建、交通、旅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屏山乡调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工作。
    熊旭明深入到大方广高山生态茶业基地、茶山生态旅游栈道、内洋村原始生态林等地,仔细察看地貌和生态环境状况,了解乡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要求屏山乡党委、政府要按照“生态、休闲、养生”的理念,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做好屏山乡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经济经纬☆☆☆

□□《邮储银行为烟农授信贷款960万》
    11月25日,县邮储银行与烟草公司召开银企对接会,确定了2014年度邮储银行给予烟农授信960万元,以满足烟农在种烟、烤烟等生产环节的资金需求,助推烟农增收致富。
    自2009年开始,邮储银行开办了烟农贷款,向与烟草公司签订《烟草种植收购合同》的资信良好烟农分别发放1至15万不等的贷款,用于购置烟苗在移栽田地时所需基肥、地膜以及烤烟所需燃料的贷款。今年,该银行为246户烟农发放贷款912万元。
□□《文江乡“一薯两叶”助农增收》
    文江乡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木薯、烟叶、茶叶生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该乡通过与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三明综合试验站合作,抓好农业部热带作物(木)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目前,已建设木薯高产示范区2000亩,良种覆盖率93%以上。该乡还对种植烟叶农户给予每亩补助200元,今年全乡新增烟叶800多亩,种植面积达2000亩,产量2000多担,产值300万元以上。此外,还组织茶农到泉州、漳州等地学习种、制茶技术,与安溪御茗茶叶、漳州华安茶商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合作,新增茶园1000亩。
□□《我县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客货运输任务》
    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今年前10个月全县完成客运量307.95万人、客运周转量15203.88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293.23万吨,货运周转量138824.48万吨公里。完成客货周转量140344.8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09%,全市排名第一。

☆☆☆美丽乡村☆☆☆(本栏目由县农办协办)

     ※东坂村打造美丽畲族村。桃源镇抓住东坂村被列入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和安良堡被列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聘请清华大学教授完成土堡修缮规划,全力打造以安良堡、畲族特色文化、红色记忆为主题的“东坂一日游”旅游专线。并先后投入 150 万元,对全村110座房屋进行白灰加固,现已完成一期公路沿线白灰加固50座;规划投入500万元,建设占地25亩,房屋40座60户的东坂畲寨新村,现已完成立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推广“猪-沼-茶”、“猪-沼-菜”生态种植模式发展农业,建设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亩生态茶园、1000亩毛竹基地和12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视觉新闻☆☆☆

□□《 屏山乡美阳村赛猪庆丰收》

    11月25日,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屏山乡美阳村郭氏祖房——美阳祠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村民们都聚集于此,一同赛猪庆丰收。祠堂前,41头已洗净、杀好的大肥猪整齐地排成两排,等待评审。村民们围住这些猪美滋滋地“攀比”着,比比谁家养的猪大、谁的猪养得好。最终,村民郭经城家的猪拔得头筹,以净重280公斤(去毛血,去内脏)获得了年度“冠军猪”的头衔,成为村里的“明星”。
    据了解,美阳村赛猪祖上相传,这一习俗定于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举行,其受重视程度和热闹场景不亚于春节。

☆☆☆民生聚焦☆☆☆

□□《我县殡葬惠民政策力度大》
    今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殡葬惠民政策。从今年起,在全市率先推行全体居民基本殡葬免费政策;并出台农村公益性骨灰楼建设补贴政策,对村级新建骨灰楼建筑使用面积达100~200平方米的,给予补贴2~3万元;对全县273个村(居)委会的殡改信息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
□□《我县首届教学技能大赛落下帷幕》
    近日,经过紧张有序的竞赛,我县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圆满落下帷幕。265名教师代表以辛勤的付出和出色的表现,向大赛递交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
    此次比赛共产生一等奖42名,二等奖58名,三等奖70名。李琳、涂清云获得幼儿园组一等奖;卢成滟等11名教师获得小学组各学科一等奖;颜梅玲等16名教师获得初中组各学科一等奖;池丽等13名教师获得高中组各学科一等奖。各学科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选手,由县教育局、县总工会授予“大田县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113名农民接受中职学历教育》   
     11月25日,我县新型职业农民中职学历教育中专班举行开学仪式。来自各乡镇113名农业规模经营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培训。3年期间,他们将按照粮食、蔬菜、果树、畜牧、食用菌、经管等领域,接受免费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并进行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
□□《我县完成农村电影放映3180场》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11月19日,县广播电视台组织各乡镇农村电影放映员共为全县265个行政村免费放映电影3180场,提早50天完成省市县下达的放映任务。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社会纵横☆☆☆

□□《我县首个个人光伏发电项目建成》
     11月23日,县供电公司退休职工范金发自建的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售电,成为我县个人光伏发电项目并入电网的第一人。
    范金发是县供电公司的退休员工,一直以来,他对光伏发电项目这种新能源非常感兴趣,自费投资购买材料,在坑口三级站宿舍屋顶自建了一个光伏发电系统。该光伏发电系统本期装机容量3.8千瓦,共安装16块光伏太阳能板,此系统年理想发电近6000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吨,减少碳粉尘排放1.5吨。
□□《央视<地理中国>栏目走进我县》
    日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组到我县拍摄专题片。该栏目组先后到建设镇、太华镇、桃源镇等地的土堡进行实地拍摄,并通过随行地质专家对我县地质地貌的深度解析,以及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大田人文历史的讲述进行录制,从地质科考角度,讲述我县地质地貌与土堡建筑之间的关系,并介绍我县独特生态地理魅力。  
    据了解,《地理中国》属科普类电视栏目。该专题片将于近期在该栏目中与观众见面,向全国广大观众展示了一个独特生态、人文厚重的大田。
□□《泉州侨青会捐助均溪中心小学25万元》
    11月25日,菲律宾侨胞、泉州市侨联青年委员会会长吴鸿达先生一行到均溪中心小学进行考察,并代表泉州市侨联青年委员会捐资25万元,用于改善均溪中心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外媒看大田☆☆☆

    ※本周《人民网》、《新华网》、《福建日报》、《三明电视台》等媒体关注我县发展,其中亮点之作:《福建日报》刊登反映我县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文章《大田开展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三明日报》在主要版面头条报道了我县桃源镇蓝玉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守住碧水青山引来游客的文章《古桥碧水蓝玉村》。

☆☆☆风情大田☆☆☆

□□《大田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

    大田汉剧相传有三四百年历史,传承于陕西地方剧,繁衍于明末清初。特别是建国后,百废俱兴,通过继承与发展,汉剧艺术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我县地方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盛行时,民间业余汉剧达四五十家,主要集中在太华、文江几个乡镇,其中以太华万湖汉剧团最为出名。汉剧团保留有《紫金彪》、《祭头巾》、《两狼山》、《程咬金娶亲》等18个传统剧目,因戏曲唱腔结合地方方言而在广大民间流传,特别是戏曲中的对白,角色上演时,尽量以地方方言述说故事情节,情节生动、鲜活,故而深受群众喜爱。

===感谢阅读===

    温馨提示:《大田手机报》由大田县委宣传部主管,大田县委报道组主办,每周一期,免费收阅。监督电话:0598-7222093{宣传部};编辑部电话:0598-7222225。欢迎提供新闻线索、报送稿件,邮箱: dtxww7222225@163.com。以免手机内存不足,请及时删除已经阅读的手机报。
    更多精彩新闻,请访问大田新闻网(http://www.dtxww.cn/)。